搜索

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新标杆

发布于:2020-10-22 09:42   来源:农业科技报

杨凌职院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中荣获6个金奖

小麦育种专家赵瑜在杨凌职院小麦新品种观摩会上介绍“武农981”等小麦生长特性

杨凌职院2019级全省村干部学历教育班开班,来自陕西各地的277名村干部来院进行三年全日制学习

■裴红波 陆敏

光阴流转,岁月如歌。伴随着时代的铿锵步伐,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杨凌职院”)走过了86年的历程。

86年,从因农而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级职业学校到伴农而长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杨凌职院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思想,形成了服务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办学特色更加凸显,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高职教育第一方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9月11日至13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举行。杨凌职院荣获6个金奖,其中职教赛道4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2个,总成绩位居陕西省高职院校第一。

为丰富立德树人工作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5年6月,学校创新实施了以学分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发展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帮助学生透彻掌握新知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特长、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一批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和创新意识浓的学生。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学校紧贴国家战略、紧扣产业发展,以优质校建设、诊断与改进、一流院校建设和“双高计划”实施为契机,以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中国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狠抓专业布局优化、重点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培育和深化校企合作等工作,构建起了结构合理、适应社会、内生动力、外有保障的专业发展体系。目前,学校共开设农、林、水、建、理、工、管、经八大类73个高职专业,为西北涉农类专业门类最齐全、课程底蕴最深厚的高职院校。

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室311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163个,拥有国家级别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产学研示范基地11个。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50余项,位居陕西高职院校前列;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数和名次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学生的佳绩迭出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师资力量。目前,学校有首席科学家2名,并相应设立院士工作室、工程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陕西“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师德标兵2人。先后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项,参与2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实现了教学质与量的同步飞跃。

 以科学研究为引擎

担当教学工作高端智库

获各级科研成果奖励44项,其中省级奖励22项;,含实用新型专利;选育小麦、菊相关领域推广使用。

建校以来,杨凌职院始终把科研作为教学的“发动机”和“生产力”,依托自身强大的人才资源和涉农专业类群搞研究、立项目,学校科研水平大幅提升。

86岁高龄的小麦育种专家、学校研究员赵瑜在驻扎豆村农场的60年里,每天都与他的麦田、麦穗、麦粒为伴,无数次的下地、观察记载和重复劳动,先后育成武农132、武农99、武农113、武农148、武农986和武农6号六个小麦品种,平均十年一个。这些凝结着他心血和汗水的小麦品种,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8000万亩,实现农民增收48亿元。

而继武农66号后号后,,赵瑜又培育出了武农赵瑜又培育出了武农318318、、武农农988、武农9号、武农983、武农985等大穗大粒优质高产系列品种。5个大穗大粒优质高产品种已于2017年按照“特殊类型”品种,在黄淮海麦区7个省份进行了区域生产试验,这类试验是继袁隆平“抗盐碱特殊类型水稻品种试验”后全国第二例。

在赵瑜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学校一大批农业专家教授和青年教师带着课题沉到一线、走进地头,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杨和平、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马志峰、杨凌示范区劳动模范马文哲等百余名常年扎根一线、钻研业务、致富乡里的专家教授。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践行涉农高职责任担当

“要不是在杨职院这三年学了许多知识和技术,我到现在还是个土农民。”李建辉是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的后备干部,也是杨凌职院2016级杨陵村干部学历教育班的一名学员。三年学成,他不仅领到了期盼已久的大学毕业证,还成立了公司,把蔬菜、瓜果苗子从杨凌卖到了全省,年收入达到30万元。

2016年秋季开学,学校招收18名富平县职业农民、32名杨陵村干部入院学习,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全日制学历教育,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培养。截至目前,学校先后招收了552名职业农民和村干部来院进行三年全日制学习,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扶贫和高职百万扩招提供了范本,陕西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专门委托学院开展全省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工作。

为进一步畅通农民发展上升的通道,学校先后在关中、陕南、陕北的11个县(区)建立了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累计培训职业农民近4万人次;充分运用与“三农”密切挂钩的人才、技术优势,组织百余名专家教授常年在基层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在合作的50家企业中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在杨凌、彬县、凤县等地建立了11个产学研示范基地,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致富出点子、指路子。

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与宝鸡市太白县鹦鸽镇高码头村、麟游县九成宫镇紫石崖村和咸阳市旬邑县结成帮扶对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群众迫切需求,送技术、送服务,精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为当地群众谋富路送希望。2019年4月,太白县、麟游县和旬邑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在发挥对内援助优势外,学校还积极将人力、物力、财力向西部其他贫困地区倾斜。针对青海藏区水利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实际,2016年至2018年,学校相继招收了40名玉树州学生、40名果洛州学生、40名黄南州学生来院学习,并减免其学费。这些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回到当地水利部门上班,不用像其他毕业生一样忙着找工作。

86年的办学历史,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在新的征程中,全体杨职人将继续弘扬学校的治学精神和优良传统,扎根农城沃土育英才,立足三秦大地作贡献,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国际知名的涉农高职院校,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

责任编辑:于婷婷